聚焦改革 群策群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改革专题报道(一)

期次:第160期       查看:25

范迪安:上下互动,相向而行,共同推进

在期末年终工作繁忙的前提下,各院系基于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积极探讨教学改革,开展关于教学改革的研讨交流,形成“上下互动、相向而行、共同推进”的改革方式很有意义。尤其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交流各个专业学科的具体构想和已经开展的改革,针对教学一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思考改革的重点和目标,这一方面能够保证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真正瞄准高的水平;一方面形成各学科间既有差异又有互补的格局,谋求整体、共同的取向,使这一轮教学改革为下一阶段或者相当长时期内中央美术学院整体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教育部深入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的精神,就如何推动高校改革发展有新的思路:第一是如何处理好教育均衡化和提高教育水平这对关系。在强调教育公平合理、教育资源均衡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发展国家的智库和人力、人才资源。第二是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第三是既要做好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也要做好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要做好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根据以上这三点,中央美院的教学改革要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以国际艺术教育的新趋势和中国对艺术人才的新需求为坐标点,以培养高端艺术人才为目标,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机制改革的内在关联,综合考虑本、硕、
博不同梯次的教学要求,形成新的理念和方式。

苏新平:自下而上的一场“静悄悄的改革”

改革是一个老话题,如今再度提起不应该是老生常谈,而应该是富有内涵的。

就中央美院来讲,我们从本世纪初就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一是从200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导师工作室的调整和改革,全校建立了以导师工作室为核心的教学体制,形成了108个导师工作室;二是学科建设,2003年到现在,我们在学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先后成立了八个学院;与此同时我们也曾尝试过学分制的改革,虽然开展得不够完善,但也为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三方面的改革都是由校级层面自上而下的。近两年,学校各个院系开始了自下而上的改革,比如前两年人文学院进行的打通专业界限的课程结构改革,设计学院今年9月开始的本科教学跨专业课程的全面调整,实验艺术学院也开始酝酿跨界教学的试验。从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三个学院的改革思路看,我们能发现他们领导班子思考维度之广、之深,战略格局之大都是值得学习的。这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和调整,我认为是一场“静悄悄的改革”。

据我所知,全球竞争日益加剧,首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而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被各国政府和大学所重视。为此,国外的一些名校一直在适应社会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美国一直引领着世界教育的发展,例如斯坦福大学面向2025年提出了自己的规划。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开环大学”的概念,区别于“闭环大学”限定适龄入学和四年制的规定,具体来讲,就是入学不限年龄,不到18岁的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和退休后的老人均可入学,人们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只要完成毕业规定的学分要求,什么时间学习可以由自己选择。如此一来,出现了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学生同处校园,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同一班级分享和交流,必然会形成更多的思想碰撞。如果说美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我们邻国日本的改革则是自上而下的。十年前,日本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展开实施了改革方案,具体内涵就是强调最大限度发挥各大学的强项和特色,并且重点瞄准三个面向:一是世界性教研中心负责世界尖端科研创新,二是全国性教研中心负责开展全国顶尖的科研活动和与世界接轨的特色教育,三是地域发展教研中心负责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人才,解决区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欧洲也有不少名校针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改革,例子不胜枚举。国内大学近几年也是动作频频,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比如北大、清华、上海财经等等一批大学都根据自身面临的发展瓶颈和未来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动作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如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课程跨界甚至是跨校资源共享等等。

我们被誉为国际一流大学,就必须有一流的内涵。虽然我们的学校有着特殊性、复杂性,但敢于触碰问题、深入讨论问题是不可或缺的态度,只有在探讨中我们才能梳理清楚问题所在,从而解决问题。比如面对纯艺术领域和应用学科领域就应有所区分,纯艺术领域确有它的特殊性,欧洲许多院校至今仍延续着师傅带徒弟的工作室教学传统。而应用学科必须站在国际前沿,紧随着科技革新的步伐发展。这两个学科领域就应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学科带头人,应该对国内外的教育走向有所了解,尤其是对我们身边发生的教育动向不仅仅要了解,还应该有所思考。教学改革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昨日的改革是面对当时的问题提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历史局限性在今天必然会凸显出来。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社会需要。我们今天再次提出改革议题,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改进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央美院特色的教学体系。


人文学院本科教学改革案例

人文学院自2010年开始,启动了本科教学改革的调研与探讨,自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历经三年尝试与实践,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之上,人文学院结合自身学科发展规律,进一步对现有的教学、研究及相关机构和资源做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以期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学科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创新科研成果。

(一)改革理念

人文学院本科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培养思考能力等,构建学生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必要的学术训练。

第一,打通院系壁垒。通过多年调研、讨论和教学实践发现,分专业院系不利于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细致的专业院系划分更适用于研究生阶段。于是,在本科生培养阶段,人文学院内部打破了专业壁垒,构建一个不分专业的“大人文”。由原先分三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办法,改为将四年本科教学打通,不分专业。

第二,加强通识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本次改革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建立了以大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低年级,用两年时间,深入而细致地开展中外美术通史的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多元有序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史论修养,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必要的学术准备。

第三,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人文学院的目标在于培养美术史论家和思想家。这必然要求在改革中转变教学理念,从知识谱系的传授转向方法论的训练,在教学当中更重视思想、观念,逐渐建立一套训练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用学术思想回答出现的新问题。

(二)具体实施方案

1.课程设置

本科一、二年级以大基础课为主,以通史课为主,在普及基础知识的阶段,建立一个扎实的基础框架。其中美术史课程改革变化较大,教学时间由原先的一个学年拉长到两个学年,强调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将中西美术史进行对比贯通,形成全球史的布局。

本科三、四年级以专题选修课为主,主要是学术史的知识,同时兼顾硕士层面各专业需要的基础知识。专题选修课将一个学年以八周为一个周期,分为四阶段。每个专业、系开设四门专题选修课,四门选修课从专题性研究到学术史研究,形成递进关系。

2.专业教学结构调整

中央美术学院的人文学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院,其内部机构和课程设置应该奠基于通常的人文学科建设,同时配合、服务于学校自身的学科建设和日常教学、科研需要。即以出身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员自身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机构和课程设置上首先体现并满足“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兼顾“设计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需要。着眼于此,人文学院拟在原有“美术史学”和“文化遗产学”两个专业外,另增设“艺术理论”、“语言与文化”、“社会科学”三个专业。

“美术史学”系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美术史学系,自1957年成立以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就卓著。在调整之后的人文学院中,“美术史学”系大体不变,以原有的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两个教研室人员及其教学、科研活动为主,原有的美术理论教研室另辟并扩展为“艺术理论”系。

“文化遗产学”系成立于2004年,以年轻的学科从事古老的事业,注重从作为文化遗产的视觉艺术实物、相关观念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感受、文化传承以及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近年来在教学、科研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业界和兄弟院校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今后将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及其与实践结合方面继续开展更加深入地探索。

“艺术理论”系的成立,是因为传统以书画、雕塑、建筑等为主体的“造型艺术”理论框架,在如今愈加丰富多彩的“视觉艺术”现实前越来越捉襟见肘,原机构设置中的美术理论教学和研究也未能充分体现当前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中艺术学学科内涵,故而以此作为回应。新成立的艺术理论系,将以原美术史学系美术理论教研室的人员及其教学、科研活动为基础,进一步补充人员并扩展视野,建立一支包括美学、美术理论、美术批评、视觉文化研究、美术史学史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语言与文化”系的成立,是为了满足全球化时代跨文化艺术史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新成立的“语言与文化”系,将以原外语教学中心人员及其教学、科研活动为基础,进一步补充人员,在承担全校外语及相关公共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拓展在中外文化(交流)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与美术史论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英、德、法、意、日、俄等国语言与文化,以及西方古典语言与文化的教学、研究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社会科学”系的成立,既是为激发教员的教学和科研潜力,又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类课程新的认识和兴趣。新成立的“社会科学”系,将以原人文社科基础课教学中心人员及其教学、科研活动为基础,进一步补充人员,在承担全校相关公共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拓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解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法、艺术产业、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按照以上规划,人文学院将用五年(2016-2020)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包括上述专业以及图书馆和若干工作室在内的“纯人文”、“大人文”教学、科研队伍,为国家的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课程总体设置

设计学院本科教学改革案例

在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语境下,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育以研究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在“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为导向,以学科融合和跨文化协作为方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多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文化自信、技术创新、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力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激发设计师对世界的社会责任,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要培育全能型、研究型和应变型(预见型)的高层次人才,满足国家未来的发展。第一是全球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思维和批判性的思维。第二是文化的信心。第三是技术的领先性。第四是社会的组织性,善于团队协作。第五是具有领导力,领导力就是专业精神、领导力精神、企业家精神、自创业的精神。

教学构成

1、专业教研室:打破专业限制的综合专业教学,专业教研室把控具体专业方向,开设各类专业课程供学生选课。

2、导师工作室:应对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辅导。

3、技术支持平台:由技术教员教授技术和专业设备的操作,解决学生实验创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供学院内教师和学生使用。

4、去中心化的实验室:跨学科实验室及研究院,与企业、产业和各级政府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跨学科和跨文化为策略的内外结合,设置高层次、战略性和创新型的研发课题体系,带动设计学院学术动力提升和产业应用化进程。

5、辅助教学:作为专业教学和实验室课题研究的辅助机构,将学生们有社会价值的项目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初创企业,让知识持续更新,提供师生学习环境,为教学提供经典案例,将国家形象等能实现设计价值的研究纳入到教学中去。

6、移动型教学平台: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进行世界各地的流动,且他们还有很多多样化的爱好、个人生活等。其实他们的很多行动会跨国界,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复杂,学生应该能够利用他们当下便利的移动性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去探索他们文化当中的特点。

7、线上虚拟校园:利用社交平台和各种渠道,让彼此分享他们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和理念。

课程设置

一年级作为专业基础入口导向,以造型基础、设计认知、设计基础与技能作为三个教学方向,注重培养一年级学生基础性的专业修养。

二、三年级传统课程占30%,通识课程占70%;二年级课程以基础性、综合性素质培养为主;三年级课程以专业性、研究性素质培养为主。

二年级学生专业方向选择,通过学生自主专业选课的总数百分比来确定。原专业机构调整,专业(技术)通过各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现。

四年级作为专业设计的出口导向,学生自选工作室,可自主选择1到3名教师(讲师资历以上的专业教师)为毕业设计辅导教师。

导师工作室主要承担高端教学,如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和本科毕业生。

实验艺术学院本科教学改革案例

实验艺术专业从2004年起筹备,从工作室到实验艺术系再到实验艺术学院正式成立,学科建设方面,实验艺术专业已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5年实验艺术专业直接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积累了丰厚财富。“十三五”期间,实验艺术学院将首先致力于学科完整性和合理性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与当代艺术思潮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梳理实验艺术专业的核心理念,将之落实于教学和科研创作中。力争到“十三五”收官阶段,在实验艺术学院的框架下,形成必修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工作室专业方向教学互相衔接的分段教学体系;同时在实验室教学、本科专业科系教学和研究所教学三者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本科教学阶段,实现三个专业方向工作室机制的建立,即自由艺术、科技与媒体艺术、社会性艺术三个专业选修方向。

教学改革目标

探讨面向未来的高端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设计一套完整的理性教育理念,要在“心”、“脑”、“眼”、“口”、“手”五个方面,全面设计能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动手能力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实验室”-“本科专业方向工作室”-“硕博研究所”三个层面的教学平台,实行三段式教学体系和导师工作室制度。

专业教学结构调整

“实验艺术”专业已经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下一步重点要自主申报二级学科成果,力争使“实验艺术”正式进入二级学科目录。作为处于国内领军地位的学校,还应该积极地输出实验艺术学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帮扶国内其他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建立,促成更多的专业院校申报该学科。进一步梳理“实验艺术”专业的核心理念,在本体论和方法论建设层面形成共识,形成“实验精神-中国情怀-世界视野”三个维度完整的话语体系;同时深化和扩充“实验艺术”专业的内涵。

在“实验艺术”学科概念下,逐步建立自由艺术、社会性艺术、科技艺术三个专业架构。原有的“实验艺术”专业方向,暂定名为“自由艺术”,还在商讨中,这个词是德国首先应用的,像柏林自由艺术大学以及欧陆其他一些院校中“应用艺术”与“自由艺术”之间的区分。这个方向更像传统实验艺术核心的部分,包括自我表达,自我调查与资源建构、大型艺术计划、艺术语言研究、造型原本、传统语言转换等,艺术体制研究也纳入其中,核心的当代艺术就是这个方向。

“社会性艺术”,即在原有的社会调查等课程的基础上,完善社会性艺术的研创和教学体系,应对中国社会文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现实、新任务、新机遇,解决从社会现实要素的采集到艺术性创作的转换等方法论问题,解决社会介入、参与等国际当代艺术圈的核心理论问题,建立起基于社会需求的完备的社会性艺术课程体系。

另外一个方向是“科技与媒体艺术”,除了细化影像、声音、互联网等媒体艺术专业的内容外,应加大对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更广义上的科技艺术的投入。通过校际合作、国际合作,克服困难,初步建立起中国的科技艺术教学和研创体系。

教学改革研讨会发言摘录

年终期末,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教学改革系列研讨会,与会的各院系负责人与学术委员会代表积极研讨教学改革,围绕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三个学院教学改革案例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问题为导向对全院各学科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讨。

尹吉男   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人文学院院长

美院教学改革存在复杂性,源于学科复杂,我们是全学科的。有传统专业,中国画、油画,也有新专业,像设计、建筑,不同专业,教学改革也应有所区分。|

美院一直秉承的人才培养最高目标是培养杰出的艺术家,即精英教育。但考虑到中国近几年教育规模化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这个目标。老美院时期,我们都不需要讨论学分制、教学改革,当时的师生比,原有的教学模式就能够满足各种需求。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的价值观、国际主导的大展览和策展人的取向、批评家的思潮已经开始影响中国,我们旧有模式已不再适应。如今这么大的教学规模,就需要我们对症下药,教学模式也应分成三种模式:精英教育、通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

以前老美院就200人,现在4000多人,翻了多少倍。如果不分层次教育,那就是空谈。教学改革必须为不同层次学生配备不同的教学模式,改革还是要合理的配置成本,不是要么压低,要么就抬高。能规模化的就规模化,需要精英化的就精英化。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校各院系的教育模式类型分清楚,类型内部再分层次,专业里还得分优势工作室,教授、教师也要分清研究型、教学型,梳理清楚,教学改革才会有的放矢。另外,还需思考本科教育能否让学生直接成长为大师呢,还是让本科阶段变成研究生阶段的后备,对应的教育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改革既要保持美院传统,也要考虑现实挑战,需要多样化发展,改革是分层级、分类型、分阶段的。同时不要只是空谈,还需通盘考虑到经济成本、空间成本、人的精力成本。

刘小东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说到改革,油画系面临的压力是最大的。总是提“油老大”,但近年学生毕业创作,却让人兴趣索然,并不全是教学的问题,也包括展示的方式,但我们不能总找借口,要思考油画怎么发展。也许大家会提从全球化角度,我们要吸收欧美教育经验,但结果会怎样?不好说。对此,我很担心,一方面担心不改革,油画系再也出不了优质的、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也担心因为改革失去了原有的传统,变得不再自信了。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大局势下,传统的坚守会面临非常大的考验。美院的好,好在哪里?我认为是传统的、优势的老专业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新专业、新学科越来越前沿。新专业为老专业带来最前沿思想的同时,老专业为新专业提供坚定的信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在提出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看到必须坚守的东西。就像如今油画系毕业创作中人物画越来越少了,格局和审美趣味日渐落后,如果油画系画不出复杂人物结构的绘画,还有什么竞争力?油画系最厉害的不就是色彩更加深入、人物结构更复杂,更适合表达大场景的人群或者肖像的凝聚力量吗?如果改革把这些传统都改没了,让所谓的观念艺术冲击着这些传统,让油画系为之骄傲的根本缺失了,我觉得对美院是很大的损失。

改革涉及每一个教学单位,应该好好思考如何改革,不能一刀切。

马  路   造型学院院长  油画系主任

前几天我们班同学聚会,聊起油画系教学改革,他们认为的教学改革是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将自己的技术、想法手把手传授,这才符合绘画的规律。很显然,这与现在强调的通识教育、跨学科教学方式不一样,甚至是相悖的。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性强,但创新的可能性就小了。再看另一种模式,国外的导师工作室,一个教授,带一个讲师、一个助教,必修课程不多,但选修课程多,可以跨系选课,而且他们系的概念也与咱们不一样,我留学德国时所在的学校叫“自由艺术系”,囊括所有纯艺术,学生可以学油画、版画、雕塑、实验艺术等等。与之相比,咱们的专业按画种划分,会形成很强的壁垒关系,这种好处是可以在单一画种领域做到纯粹,培养的学生基本功好、水平高、技术全,弊端就是无法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就造型学院而言,我们现有模式和西方是两种不同教学体制,培养不同类型人才,我们更加强调精英人才,强调传承性,强调技术;而西方更强调通才的培养,培养的是创新,是观念,专业的学习是服务于观念的。 

邱志杰   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我同意马路老师说的学分制比较适合通才教育。精英教育跟学分制模式会有些冲突。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但不等于任性学习或者是无理性学习,我们完全靠选修课得学分也可能会造成一个结果,就是学生选择不点名的老师课多,而对于严格的老师可能就不选了。我们不要幻想有一种模式适应所有的院系,一个学校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就是多种模式并存:有些院系完全选修学分制,有些专业是导师工作室制,有些可能就是传统、按部就班的模式。至于哪种模式适应哪种学科,就需要讨论了,比如油画就适合严格的,按部就班;版画就适合工作室制。对于实验艺术学院,我认为是一年级必修,是严格的;二年级全部选修,用学分制;到三年级再实行工作室制,即三种模式在一个学院呈现。这不是妥协,而是我觉得人在不同阶段应该经历不同的东西。一年级就选修,他可能还没有一个主心骨,没有能力吸收知识。等到有了一定学术基础、框架,他才有能力去根据自己的实际选修。

王华祥   版画系主任

中央美院的教学是中国艺术教育的缩影。以前,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认为传统应该扔掉,西方的传统、中国的传统都应该扔掉。但是,当今天我们再一次讨论这个话题时,情况已经有所变化,我们似乎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油画系面临的问题是有代表性的,无论产生多少新专业,版画系多么活跃,油画系的基本教育依然是最代表中国艺术教育的。

对于教学改革,我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我觉得是“为老要尊”,要持重、要稳重,能包容。首先要持重、稳重,“持”是要坚持,“重”是分量。当我们轻易被潮流冲击的时候,就已经不稳重,不持重,已经无所坚持了,只有坚持才会被尊重。我觉得能够“自重”的人不多了。你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得自重。我主张油画系至少有一部分要更传统,把传统做到极致,更匠人化、更师徒化。不要企图让每一个系都改革,或者说在油画,改革就往保守里改,这也是改。另一方面要包容。这不仅仅是油画系,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每个系。既然是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你就要包容所有跟你不同的。如果没有包容,只是想跟人比,怎么可能是老大应有的胸怀呢?我希望实验走得更远,传统走得更近。我也支持邱志杰的观点,不要企图讨论一种负责任的、适合所有专业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今天不存在,过去不存在,将来也不存在。 

张路江   造型学院基础部主任

宋协伟代表设计学院介绍了他们的学科改革,设计学院与造型学院是完全不一样的,设计是做实用性产品,最终的结果是一定要迎合社会的发展。如果设计学院不进行教学改革、不跟上时代发展,就脱离了建立设计学院的初衷。而造型学院,我用一词,应该是“古墓学院”。我们不如设计学院更前瞻、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我们就是在“古墓”的学科里做一些新的学科研究。王华祥用了沉、重、稳去形容这个学科的特点,我就用“古墓”的概念。这是一个老学科,指向性是精神产品,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到敦煌、龟兹依然很精彩,依然有那种穿透人类心灵的力量一样。因此,我们不用思考学科如何跟上今天的时尚和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沉淀。

宋协伟   设计学院院长

我个人认为现在所做的不是改革,谈不上“革”。真正的改革是结构性颠覆。对于中央美院来说,要考虑的不是某一个具体专业怎么改,而是从教育的本质即大学教育的方法在今天这个时代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本质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的自我改革,而是社会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发生变化。

以设计为例,设计在过去设计产品,考虑的是造型美学、黄金分割率、人体工学等,现在智能化以后,已经由单一产品形态转向系统设计,所有产品成为链条关系。造型艺术也一样。我们生存、发展的大背景发生了本质变化,现在是全球化。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因为老美院情结就不考虑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教育的规模化扩招,中央美院变庞大了,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际上是教学结构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不是哪一个学科的问题。设计学院现在做的不是改革,仅仅是学科梳理。大学本科其实就是启蒙,我们仅仅是以服务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条件,鼓励教师做教育,回到教育的本质,对设计学院来说,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诉求。

陈  平   中国画学院院长

中国画学院是一个老专业,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举措。苏院长说到中国画学院的本质应该是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在我这一任,我是强调了书画、篆刻、诗词格律这种修养课程的浸润。一年级有诗词格律课,是必修课,我多次强调写生有两种,一种是笔墨语言,对客观写生;另一种是文字写生,就是将所学的诗词格律,用最美的语言,记录眼前所见。

中国画现在分山水、花鸟、人物三科,我经常困惑的是专业是否分得太细了,比如山水风景课,让学生结合一篇古人文章,按自己的理解将人物情节和山水环境融合,交上来的作品想法是好的,但人物笔法不对,形也不准,课程分得细,导致别的东西丢掉了。我们改革第一步,就是把一年级的基础变为大基础,人物、山水、花鸟都要学。在本科层面上,我觉得还是应该要通学,让学生了解更多一些,专业更广,考研究生时再细化。我们又开设了“综合班”,源于以前的“叶浅予班”二、三、四年级,人物、山水、花鸟并重。另外,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实行五年制本科教学,中国画学院是一个多元素的学科,要临摹,要写生,还要创作,是人物、山水、花鸟多方位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接触一点,多些选择,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好处。

李  军   人文学院副院长

严格意义上来说,美院是一个全学科的艺术大学。我借用罗马神话里的雅努斯神,他有两张脸,一张面向过去,一张面向未来,这种时间的双重性可能也是美院的特点。美院前身北平艺专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学院,到现在已经快一百周年了,确实需要进行学科的重新调整和定位。大学的各个学科里确实存在着不同层级的问题,有不同的面向,就会有不同的规律,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对于改革的学科,保守也好,激进也好,都是当代的问题。我觉得所有的学科都是当代的,只有当代才能包容。中央美术学院面临着当代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种共同的态度,改革不是单一学科的问题,而是大的结构问题。从学科意义而言,它不是让学科失去连接,而是一种文化态度。人类文明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应该强调的这种跨文化主义。中央美院不同学科之间应该有一种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是把每一个学科都变成不伦不类,而是每一个学科都要知道自己的边界不是不可逾越的,是可以开放,可以跟其他任何学科、任何学校里的不同单位、单元共享的。

吕品昌  雕塑系主任

雕塑系一直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在搬迁至花家地以后,在隋建国老师的安排下,雕塑系很早就开始进行学科调整。调整后的雕塑系由原来单一的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模式,扩展成既保留现实主义体系的两个工作室,又有面向当下的第三、第四工作室,2009年又根据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需求,建立了立足本土雕塑教学的第六工作室。雕塑系这些年一直是走在全国雕塑系教学改革之前的,我们下一步最重要的还是要抓教学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建设。

教学改革目前更多地是围绕教学结构、学分制、工作室建设,我想谈谈人的问题,教学改革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中央美院的优势在于教师,有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老师。现在为什么在教学上有滑坡的现象出现?有一个重要问题不能忽略,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如何?我们总是在怀念老美院时期,因为那时的先生们都是全身心投入教学,这必然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现在不一样了,一个艺术家成功的关键是社会的认可度,社会活动多了就必然与教学形成对峙的局面。教学改革关键还是教师的素质,是教师的敬业精神,这是学校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学投入与否一定要和评职称等教师评判机制挂钩。

孙  韬   壁画系副主任

我个人角度来看,壁画系也需要有改变。壁画是造型学院成立最晚,也是唯一不按画种分的专业。由于我还负责美协壁画艺委会工作,对全国壁画教学情况有所了解,美院壁画系是我所了解的唯一还以处级保持建制的,其他院校多以教研室、工作室方式存在。 改革开放之初,赶上国家发展公共艺术的大潮,壁画系老先生做了很多壁画。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壁画整体处于低潮,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做壁画的机会趋少。最近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一些老师比如我,做壁画还算较多的,街画的发展也给了师生们一些机会。但总体上,现在壁画发展是不平衡的,很多工作室老师甚至是工作室主任都没有从事壁画创作,就更不用说学生了。这直接导致在教学上,我们是否应该用壁画的标准去评判学生作品,毕业展大家也看到了,大画幅越来越少,学生经常用小画去凑一面墙。面对这些问题,壁画系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事实上,油画系、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一些老师都参与到壁画项目中。因此,我个人认为,是否壁画系可以从一个行政机构性质的系变为学术性质的教研室,让不同专业的教师进入教研室,在同一个项目中实现人员、设备的资源共享。

刘庆和  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我觉得中国画学院的改革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中国画学院在教学改革上呈现的焦点就是传统和当代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中国画学院如果有一些跟改革相关的松动,不妨做一下双轨制:一方面坚持更强大的传统训练,师资建设要加强传统教学的力量,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中国画学院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就是从山水、花鸟入手,坚持传统。一方面成立更具当代性的水墨人物画专业。这几年水墨人物的写意性慢慢被忽视,纸性、墨性、笔性,这些都没有很好地在教学中得到锻炼,学生或者说我们的课程设置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临摹和写生上,人物画写生中真正应该在意的画者本人和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却没了。

谈到五年制还是四年制,我觉得从教学上,我们希望教学时间长一点,但更应该考虑的是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是正常教学和课外学习的关系。比如,中国画学院建立临摹工作室就很好,把临摹作为提升修养的一种方式,比以必修课形式规定的效果要好。在中国画学院,告诉他选择学习的形式不如告诉他方法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张  烨   版画系副主任

我觉得罗伯特议事规则最核心的要求——动议中心原则很适合现在的情境。动议是开会意识的基本单元,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它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动建议。先动议后或付诸讨论。无动议,不讨论。所以,我希望用这样的规则开会,是不是更有效,而不是只讨论不实行。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提出问题,而是真正解决。

吕品晶   筑学院院长

建筑学院在美院是一个新学院,一直在建设过程中,在完善各个学科的架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筑学院一直在变,从今天看建筑学院,与十年前、二十年前已完全不同。这种“变”是持续的变化,是伴随着师资结构的变化、大学整体教学体系的变化、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所进行的一系列变化。

对建筑学院来说需要做的,一方面是继续加强从造型学科、人文学科、设计学科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是按照当前发展的形势,植入更新的教学内容。还有一点就是建筑学院的学科如何进行整合,毕竟建筑类的学科体系建设是在工科门类,它的话语体系、建构的出发点跟美院的环境是不相适应的。从未来发展考虑,不能不顾及所谓主流建筑类学科的发展愿景。但是,我觉得更主要的是符合美院的特点,如何建构美院体系的建筑学科。对于建筑学院的三个一级学科的思考,是不是可以从学校的角度进行整合。

马浚诚   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

城市设计学院目前的教学改革动作比较大,学校给我们的任务是关、停、并、转,找到属于城院自己的特点。经过多轮会议讨论,我们把城市设计学院的学科方向调整为艺术城市、创意城市、文化城市三个领域。艺术城市以环境设计和公共艺术为主,创意城市以家居设计和工艺美术为主,文化城市以动漫、电影、绘本为主。梳理完学科方向,紧接着就是进行课程建设。下一步最核心的还是要凝练一批好的课程,鼓励教师产生有特色的课程。我们准备两端式教学:前两年是课程制,通识课程在前两年;后两年进入工作室,因材施教,就类似于精英化教学。

宣传部 吴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