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征途一堂课

《中国传统雕塑考察》课堂侧记

期次:第162期       查看:25

优秀课程:《中国传统雕塑考察》
开课院系:造型学院雕塑系
授课对象:雕塑系第六工作室本科二、三、四、五年级、研究生
任课教师:张伟 杨靖

教学理念:六条考察线路超过15000公里的路途,逾200处的考察点,这种密集的考察阅读方式是给工作室学生最基本的入门量。三年的考察,引导学生对传统造型语言形成一个横向有比较,纵向有先后的大框架。只有通过这样的阅读量,才能摆脱之前的概念影响,才能改变思维进入传统造型的语境,才能懂得匠心,才能心里踏实手里勤快。

11月18日晚,城里已是华灯初上,安岳县顶新乡也进入了乡村独有的夜幕。在一条不知名的乡间小路上,载着雕塑系六工作室师生的大巴被村民盖房用的砖头、沙土挡住了去路。面对“此路一条”,老师和同学干脆一起下车搬砖、铲土。半个小时不到,路便被清理出来,大巴继续朝着既定目的地——“孔雀洞”前行。车走了一个小时,眼看就要走上326乡道,大巴又遇上了两个石墩子,路面狭窄,无法掉头。无奈之下大巴在照相机的补光灯照射下一点点龟速倒车,其他人则朝着来时的路寻找可以掉头的地方。将近八点,这条乡间小道已完全被浓浓夜色笼罩,山腰间村舍透出若隐若现的灯光,间或几声狗叫,一片山村的静谧。正在感叹“蜀道难”,和同学们聊起这回囧途体验,他们的回答倒是淡定得很,“这都不是事儿,这趟考察我们已经换了三辆车,以前车还陷进过泥沼,还有一次大巴被一个杆子挡着,我们就给轮胎放气,慢慢蹭着过去”。唱歌、成语接龙、踢毽子……等车这会儿,他们又玩起了下乡考察专属的游戏。

那天,早上八点出门,晚上十点回宾馆,15000步数,10公里路程,看了四个考察点。我下乡随队采访也有五年,这是强度最大的一次。而《中国传统雕塑考察》课程就是这样在路上完成的。张伟老师说这差不多是最轻松的一天了,他用“朝三暮四,不黑不归,贼不走空,没钥匙找钥匙”来形容考察方式:上午三个考察点,下午四个考察点,每天将近12个小时,名窟、野窟,一个也不放过。也正是因为高强度、地毯式文物观摩,在短短15天里,这次四川之行一共考察40余处,总行程3000多公里。而这,也只是《中国传统雕塑考察》课程的六分之一。

《中国传统雕塑考察》是雕塑系六工作室最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由张伟、杨靖两位老师负责,每年春、秋两季外出考察,三条长线、三条短线:长线安排在春季,约4周时间,以山东、河南为主的中原核心文化区域,以山西为主的地面寺庙建筑彩塑文化区域,和以甘肃、陕西为主的中东亚交流文化区域;短线安排在秋季,约两周时间,有河北地区北朝石窟艺术,四川大足安岳地区唐宋石刻艺术,以及南京地区的六朝石刻艺术,共计900课时,覆盖80%以上中国古代雕塑相关造型遗存。

三年,六个区域,六工作室的学生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到毕业,正好把全部线路走一遍。每次外出考察,这个团队都有严密的组织,明确的分工。这次四川行也一样,从本科二年级到研究生三年级,20多人分工明确:本科二年级负责拎行李、为雕塑打灯;三年级负责联系旅馆、拍摄雕塑;四年级统筹整个行程;研究生负责对考察点雕塑背景的简要介绍。“低年级学生看得少,还没有摸出门道,往往没有耐心,在博物馆都呆不住,不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地升高年级后,看得也多了,自己的脑子里也搭起了框架,也愿意花一两个小时去看一件作品,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在张伟看来,刚刚进入六工作室的学生对传统雕塑的认知少,如一张白纸,就像幼儿大量背诵“三字经”、“唐诗宋词”般,不必担心难以理解,看得多了,传统文化自然会入脑入心,“我也是这么一步一步看过来的,只有通过这种密集的阅读方式,才能摆脱以往西方雕塑的影响,真正进入传统造型的语境,才能真正地感知古代匠人的用心”。

教学理念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在读研究生的王浩此次已经是第二次来四川了,他会一个人盯着一尊佛像,“我是附中毕业的,算是经过多年西方视觉观察方法的培训,刚开始走这条线路时很懵,我发现根本无法用西方的那套标准去评判咱们老祖宗的东西,根本发现不了好与坏,无从去评判。只有走上一圈,看得多了,才会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才会有自己的认知。”

这次四川行,还有一位特殊的同行人——年逾80岁的王秉复先生,虽然腿脚不便,却也和大家一起坚持走完了所有的考察点。平时,他在六工为学生们教授《中国传统线描和书法课程》,考察途中师生们也会坚持练书法、用线描勾画,王先生早上六点就在房间里等着大家,为大家评画、讲书法。这也是传统雕塑系统教学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用铅笔画速写、用泥临摹雕塑从根本上就是误读传统。“我们缺失的不是传统工艺的技术断代,也不是材料的改变或古物的损毁,而是传统创造语境的缺失”,三年六次,15000公里的路途,200处的考察,走完一轮,学生就翻阅了一部可以触摸的“中国古典器物雕塑造型史”。

“这两尊像正好说明了雕刻的变化,这是偏早,这个偏晚,虽然是一个题材内容,但完全是两种语言,这就是我们要看的五代的转折所在”“这和圆觉洞处理的技法就接上了”……北山摩崖石刻里,张伟和学生讨论着一尊天王的造像,当地参观的游客驻足倾听。四川行,六分之一的考察,对于学生,这是对传统造像的一次全新的接触;对于张伟、杨靖老师,对传统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视野不断地扩大;对于当地人,也是对熟识的遗存一次理性的再认识。

“行万里路,读万样物”,《中国传统雕塑考察》已成了传统雕塑教学一门成熟的课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吴彤已经跟随这条线路走了三四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也开始参考这一模式,带着学生沿着张伟他们已经走出的线路考察。张伟把每次走过的路线行程、拍摄的高清图像,都与各大美院雕塑系分享,用他的话就是“这不是一个系、一个工作室方向能解决的事,不是一次能走完的路,要反复走,反复看,传统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个时间段,这是有关文化建构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去做,去探讨。”





宣传部 吴琼/文 宣传部 宋曼青 雕塑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