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访古,勾勒姑苏春几许

采访札记

期次:第166期       查看:102

下乡、考察小分队:造型学院基础部一班、三班、六班,版画系二工作室三年级
下乡、考察地点:江苏苏州
带队教师:基础部 袁元 卢征远 殷嘉贺 王玲 版画系 张战地

上有呀天堂 下有呀苏杭
城里有园林 城外有水乡
哎呀 苏州好风光 好呀好风光 哎呀哎呀
春季里杏花开 雨中采茶忙
夏日里荷花塘 琵琶叮咚响
摇起小船 轻弹柔唱 桥洞里面看月亮
……

改编自著名评弹曲牌《大九连环》的民歌《苏州好风光》,如今被定为苏州的市歌,吴侬软语里透出苏州的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杨柳依依,恰如身着青色旗袍的小家碧玉,温润,可人。

比起“苏州”,我更喜欢“姑苏”的称呼,苏州的美,在我印象中更像墨势秀润、清雅的水墨画,无需浓墨重彩,意兴几笔,即勾勒出姑苏的气韵。对于西画见长的造型学院同学们如何用油性颜料描绘古韵美的园林、太湖、古巷,我此次的探访,带着疑问,当然更带着期待。

城里园林,城外太湖,勾出姑苏春如许

四月中旬的苏州城,温度25°,相对湿度80%,一切刚好。我沿着枫桥路步行一路向东,路两边的香樟像极了一对对异地恋的情侣,树根长在路的两边,连理枝胶着在路的上空,枝繁叶茂,层层叠叠,阳光透过枝叶的空隙漏了下来,在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影子。左手边是京杭大运河的支流,河边杨柳低垂飘散,河对岸是碧空映衬下的粉墙黛瓦。如果用大色块表达眼前的苏州城,那就是香樟的绿、天空的蓝、墙的粉白和瓦的青黛,在自然纯色中寻找色彩的关系,是美院基础部师生此次下乡的主要功课了。

“你要尽可能去找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差别,而不是在同一色块里追求小变化,看这一块和旁边这一块,颜色接近,但是明度差的比较多,你就选取这个景,试试能不能把这四个色块选准了,明度拉开了,颜色画准了,画也就结实了”,基础部袁元老师正在枫桥路尽头的西园寺指导学生写生。吱嘎作响的木门,斑驳洇湿的墙面,逼仄狭窄的小径,青苔丛生的石板路,亭榭台阁曲廊,一步一景的园林也让学生在构图、色彩表达上纠结,陷入细节,这时候袁元就会提醒他们注意大局,做减法。

画画是个感性的事儿,但总蕴含着理性的秩序规律,不会因为绘画对象的变化而改变。“你的画总体感觉是暗的,比如天空,你可以把天空画的有一点点颜色,但它不能比白的明度暗太多。”“你可以用笔再大一点,把几个大关系颜色摆摆准,再去塑造局部的东西。”“你看这张明度上非常明确,天是最亮的,第二层次是水,第三层次树,第四层次是水中倒影,咱们所有同学都要想着一件事,让颜色更有强度,更饱和。”……太湖写生基地,61位同学的写生作业一字铺开,带队的袁元、卢征远、殷嘉贺老师一一点评,每隔几天,他们会集中讲评一次。“同学们刚刚进入系统教育,上学期又一直是素描课,风景写生机会不太多,对色块的组合、画面的构图,选景都是难度”,殷嘉贺说他们来之前就希望通过这次外光写生,能够锻炼学生在一个光源下,通过抽象的色块组成完整的画面,呈现景物的层次关系、空间关系。

从素描转向色彩的学习自然会有不适应,相对于北方景色色彩关系层次的明确,南方的绿色层次更近,容易画着、画着流于简单,“绿色多了就容易画水了”,为了帮助一年级同学们顺利过渡,卢征远利用基地简单的设施为大家播放中外艺术家风景画的幻灯,让大家直观感受大师如何表现天空、房子、树林。在讲评学生作业时,他也会注意素描和色彩的衔接,“素描是用黑白造型,色彩是用冷暖造型,素材通过排线塑造,色彩通过油画笔摆、提、蹭,把这样的关系、能力转化过来,这些技巧、规律最终都是为了打动你的画面服务的,一片光、一艘船、一片绿荫,你们画画是为了表达,表达打动你的那一瞬间”,卢征远对学生说道。

讲评结束,学生们似懂非懂,若有所思,有些晚饭后又去找地儿画夜景了。老师们说不急,画画不是着急的事,需要慢慢体悟,还有十几天,每天三四张,这次会看就比第一次有了进步,下次还会更好。
   
的确,置身这个太湖边的小渔村,没有现代城市的繁华,却也少了钢筋水泥的压抑;没有纵横马路的方便快捷,却也少了聒噪的嘈杂,何不一起静下心来看看湖边耸立的桅杆,凝望烟波浩渺的太湖,静听风起芦苇沙沙声,体会心中的感动。

七里山塘街寻找姑苏的“里子”

在苏州,你可以择一处园林,品一壶茶,看一卷书,体会士大夫“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也可以在太湖边,与捕鱼而归的渔夫聊上一会,在随风飘荡的芦苇旁看着落日渐渐消失在氤氲的湖面……当然你也可以像版画系师生一样,清晨7点多到山塘街起点,闲逛7里地,直至登上虎丘山,只为走一遭明清时期的“神州第一街”,想象一下当年繁花似锦的街市。

“大概十年前了吧,那会儿卢平老师就带我们来这‘荣阳楼’吃的生煎包和馄饨,门脸旧了,味儿没变”,版画系二工作室考察小分队带队老师张战地带我吃了一顿地道的苏式早餐。吃着烫嘴的生煎包,听着苏州软语,耳边间或传来油条入锅的滋滋声,也让我这外地人突然有了一种多年定居于此的错觉。

早餐后,我随着二十多位老师同学沿着山塘街继续走,一开始不过两人宽的巷子里还充斥着讨价还价、叫卖的声音,约一公里后,就安静地只听见同行人的低语。巷子里老爷爷晒着太阳,收音机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街坊的女人们坐在小凳上,摘着刚买来的菜,聊着家长里短,左侧的山塘河静静流淌,时间好像真的摁下了慢速倒带键,此时也理解了张战地选择走一趟山塘街的用心,“有时候作为游客只能看到表面上的千篇一律,其实只要你愿意,再往巷子里走几圈,你就会发现骨子里的姑苏”。

考察第一周,张战地带着10个二工作室学生,与美院的毕业生、如今是四川美院版画系教师的刘海辰和他的6个学生,就这样慢节奏地看博物馆,逛园林,压巷子,感受苏州的“里子”。“我们希望能调动学生临场的感受和认知,在创作实践中多多考虑作为创作个体的‘我’和所处环境的关系”,张战地谈到这次考察的目的。第二周,学生们在位于苏州老城中心的一个充满园林元素的画廊里,结合一周的苏州感受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慢节奏、渗入内里的方式也收到了效果,三年级的方政正思考着“当下”与“过往”,“消逝的人”与“遗留的景”之间的关系,他说这源自游览留园时张战地老师的一番话——我们都活不过一棵树,园子换过好几家主人,历经多少朝代,即便如今游人如织,但一山一石仍沉默如初,“假山树石,亭台楼阁之下的是一种异化的对古的追念与想象。于是我们常把游人穿梭的身影、导游的喇叭、鸣响的汽船,把当下与这古时的遗景所隔离,将自身置于一种游离之境”。杨禅翼同学尝试着用编程技术将某些抽象情绪转化为视频图像,呈现苏州新兴发展的工业园区和老城区历史文化产生的反差和碰撞。和他们一样,中央美院、四川美院的16位同学正认真创作,他们思考着把对苏州的感受可视化,他们通过现代技术传递着与古人用传统材料体现相同的哲学意味,他们也关注着高速发展的苏州带来的现实社会问题。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古时太多文人墨客借姑苏的文蕴一抒自己的胸怀。古意深厚的苏州,有太多的元素等待发现,等着表达,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美院有四五支下乡小分队不约而同选择这里的原因吧。我离开那天,设计学院同学们也到了苏州,他们在艺圃共读《园治》,带队老师周博把考察目的发到了朋友圈,“借用杨念群先生的《何处是江南》,让学生对江南的士人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我想,留个小种子,以后总会发芽的”。


七里山塘


基础部袁元老师在太湖边指导学生写生


版画系张战地老师为学生讲述关于园林的过往


停靠在太湖边的渔船

宣传部 吴琼/文  造型学院基础部 版画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