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队手记:我们六工的考察精神

    带队手记:我们六工的考察精神 下乡小分队: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带队教师:张伟 杨靖 杨昆 下乡地点:陕西、甘肃 考察拜寺口双塔 一场春雨的洗礼过后,古都西安在晨曦中迎来了一个清新的早晨。古老的城池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沧桑,古老的城关愈发巍峨,文昌门内古老的碑林博物馆正在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今天早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的师生一行来到了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大量石碑刻及石造像的收藏,是学习古代文化造型艺术的绝佳去处。自宋代以来,就是西安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恰好,碑林也正是2019年第六工作室春季考察的最后一站。 回忆本次考察,从陕北开始,经过几千里的长途跋涉,历经了陕北高原、贺兰山区、陇东雪山、河西走廊、甘南草原,最后由宝鸡入关中平原,一路高低起伏直至西安结束。这趟行程分为四段火车三段包车,火车行程分别为:北京到陕北出发段,银川到敦煌段,张掖到兰州段,西安回京段。三段包车分别是榆林银川起止,敦煌张掖起止和兰州西安起止。仅三段包车里程就达4985公里,创六工考察课里程新高。 5天,跋山涉水,完成六十多处博物馆,石窟寺,古塔古建筑,帝王陵石刻等古代传统造型艺术点的考察,是一个充满艰辛而又极其充实的研学之旅。日均200公里、3到4处的考察点,不仅使学习考察的内容庞大繁杂,对体力来说,也是一个严峻考验。今年适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成立十周年,“传统造型艺术考察”这门必修课,从六工成立伊始,就是工作室的核心课程。坚持了十年的校外学术考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越走越起劲,越来越感兴趣?以往32座的包车今年改成了39座依然座无虚席,毕业多年的师兄师姐在工作之余依然继续加入到考察的队伍中来,期间必然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们走到一起且一路同行。这种无形的力量,经过十年的沉淀与传承,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六工精神”,用四句话简单概括就是: 考察行程紧锣密鼓, 学术交流兼收并蓄, 考察范围博采众长, 考察过程艰苦朴素。 所谓“紧锣密鼓”,就是本次西北考察,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很少有8点以后出发的情况。每天的行程安排几乎都是7点半左右出发,晚上8点半天黑收工,甚至有几次半夜到宾馆的情况。这是六工保持了十年的校外考察节奏。作为带队老师,除了督促大家不要迟到,晚上按时就寝之外,还要多多提醒大家休息好、吃好,保持好体力,第二天才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 每次考察,除了自己工作室的老师外,我们还邀请到了人文学院的文韬教授、上海油画雕塑院的何勇教授等外校、外专业的老师加入,学术交流上体现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氛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多岁的王秉复老先生也参加了今年的考察,王老先生现场示范水墨速写,准确生动的在短时间内捕捉了物像的核心造型气质,令在场的同学大饱眼福。 “博采众长”体现在,传统造型艺术是一个大课题,古代雕塑艺术仅仅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在六工的考察过程中,除了古代石窟、古代寺观、帝王陵造像之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壁画都是我们考察的范畴。本次西北考察,我们不仅考察了莫高窟,参观了炳灵寺、金塔寺、麦积山等重要古代雕塑艺术遗存,还看了石茆遗址、西夏双塔、富平宋塔、宝鸡青铜器等众多其他艺术形式的传统造型艺术遗存。不同形式的古代造型艺术,互相补充,互为表里,共同塑造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造型气质与艺术特征。我们从中汲取营养,为创作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走的远、看的多,同学们的经济能力能承受得了吗?由于考察时间较长,去的景区较多,六工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考察作风,在集体消费上,“就低不就高”。作为带队老师,一定要多为同学考虑,通过学校、老师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同学们在各大旅游景点争取减免门票。食宿交通方面,尽量简朴,路边摊,快捷酒店都是家常便饭。简言之,我们是各个下乡考察小分队里面“花费最少,看的最多”,性价比最好的团队! 刚刚接手雕塑系六工的考察课,压力对我来说还是蛮大的,如何让这个大集体合理高效地运转,如何规划出更合理的行程,如何让工作室的同学在考察过程中学到更多,是我需要不断思考和向前辈张伟老师、杨靖老师学习的。作为年轻后辈,希望能和这个优秀的集体共同成长! 雕塑系 杨昆/文图

  • 考察日记:西北之春

    考察日记:西北之春 雕塑系第六工作室小分队考察一景 八十多岁的王秉复老先生也参加了今年的考察 考察中的王钦正 虽未曾谋面,却梦里相识。又见敦煌,她以她的神秘一直在吸引着众人。乘车路过一片茫茫戈壁,只有敦煌的白杨,风在地面卷起一层薄沙的时候才会有着那样的梦幻。“敦”大也;“煌”盛也。很久之前,这片大漠之洲就寄托着人们盛大辉煌的希冀。与莫高窟相视的第一眼,我便不知所措,置身其中,仿佛另一个世界,飞天婀娜、大佛禅悟。我拿起画笔,却无从下手,从未感到的手足无措,这里的美在四方之间已不得收容。《又见敦煌》曾有一句“一千年有多长,不过瞬间”。一捧黄沙,千年就在你的指尖飞扬。 乘着学长的电车,一行人来到荒漠戈壁,人立沙海,天地突然开明。“天、地、人”世界变得如此简单,一行人脱去鞋子,呼吸着塞外粗粝的风。把双脚深深陷入黄沙,陷入不能自拔的沙粒和情感。 汉画像砖、石窟、佛塔,一段段故事,一个个精品,千年历史文化尽收眼底。行万里路,读万样物,是我们六工考察的目的所在。懂得匠心,批量阅读,才能摆脱概念的思维模式,进入到传统造型的理解, 结合当今社会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行李每日还在不停的装卸,我们学习的脚步才刚刚开始…… 考察中,在收获知识之余我们也收获了成长。大二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每一张图片,每一顿热餐,每一张来之不易的门票;大三我们懂得了协作,与人协作、与物协作;大四我们懂得了责任,懂得了一个团体的大家庭的传承。 学生 王钦正/文 刘辉祥正在临摹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四月是中央美院一年一度的下乡季,在工作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万里路。 因为工作室是中国古代传统雕塑方向,所以定了六条线路,“三长三短”。每年春季都是长线,今年是西北线。在此次线路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陕北地区的石窟为主,第二阶段以丝绸之路的石窟为重点,如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第三阶段以汉唐帝陵为中心。每一阶段都穿插博物馆,行程紧密、内容丰富、覆盖全面。 行路,就是要到大自然中去,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感知系统,以身体作为材料,真实感受不同环境给你带来的身心变化,然后心里会做出反馈,形成对自然的印象。“行”也有“做”的意思,此时动手极为关键,所以行程中的每个点,我们都会以笔墨或雕塑的方式与古人、与自然对话。 读书,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但不是第一途径,所以我们要行路,将二者融合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次西北行我能感觉到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或专业知识,或人文地理,或自然风光。获取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老师的讲解,每到一个点老师们都会毫无保留地给大家讲解,答疑解惑。 本次行路已近尾声,但学习还远没有结束。收拾好行囊,我们又要出发啦! 学生 刘辉祥/文